自“东方明珠”到“四季春城”再到“三七之乡”,跨越二千八百多公里……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工匠精神传递之旅。全国知名汽修大国工匠、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陶巍作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开拓者,在他的带领下将首个大国工匠工作室建在文山州,赋能文山汽修职教。
7月17日,文山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了“大国工匠陶巍汽修工作室”揭牌仪式暨专业共建签约研讨活动。工作室的成立标志学院在技能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传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师生们提供与行业顶尖人才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升技能水平。
在研讨活动中,陶巍与学院专业教师们面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激励青年教师以技能报国,用匠心筑梦。他分享自己的工匠之路,从一名普通汽车维修工成长为行家里手,50多年来,用行动对“工匠精神”给出了富有行业哲思的诠释。在提及人才培养时,他强调教育讲究的是传帮带,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同样如此,“要让他们有信仰,沉下心,扎实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他们以后教出来的学生才不会走样。”在提及拥抱新技术时,他指出AI引发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为汽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大师工作室准备将中国一汽集团技能大师齐嵩宇独创的课件引入文山职院,这款课件是基于AI技术,并把大国工匠的知识、经验、技能、绝活开发成“可学、可练、可测、可评”的数字化课件。
此次交流不仅是一场精神洗礼,更是一场行动动员。陶魏从普通汽车维修工到大国工匠的奋斗故事正化作边疆教育的“精神燃料”,工匠精神的种子已悄然扎根,激励教师们以初心铸魂、以实干笃行,让“传承匠心、筑梦未来”的真言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早从2019年开始,陶巍大师工作室就陆续分别对云南玉龙县职业高中、红河技师学院、广南县民族职业高中、绥江县职业高中等偏远地区的学校进行了帮扶工作,为当地储备汽修专业技术骨干。不仅在硬件上帮这些学校补齐教学短板,共捐赠了近300万元的实训设备(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等等);还通过派大师工作室技师驻校指导或选派优秀师生进入工作室进行专项特训的方式,逐步提升师生们的“硬”实力。以广南县民族职业高中为例,通过“工匠工程”的系统推进,该校汽修专业师资团队成为大师工作室长期学员。2024年广南职高的汽修专业获评云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
此次“大国工匠陶巍汽修工作室”设立在文山职院又开启了工匠精神扎根云南边疆的新篇章。下一步,陶巍工作室团队将与文山职院共同锚定发展目标,发挥重点干、加大干的工作作风,定能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培育更多实用型汽修技能人才贡献更大的专业力量。
在云南期间,大国工匠陶巍一行还与云南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州教育体育局等单位,就乡村教育振兴、职业教育共建、行业人才培养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本次赴滇交流活动得到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大国工匠的引领示范作用,为行业注入“精神动能”,激励汽修从业人员以榜样为镜,以技立身,以才报国,为推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首批中央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上海援滇校长团成员、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张骏,陶巍大国工匠工作室副理事长栾洋,陶巍大国工匠工作室秘书长张宇锴,陶巍大国工匠工作室训练营优秀学员罗志德、《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沈建伟等随行参加此次活动。